近期,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邵士官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惊涛的指导下,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围绕水利惠民实事——中心城区供水一体化建设开展了人大代表“两个联系”活动,对枣庄水厂的建设运营、供水能力建设与未来发展进行深入调研。代表们一致认为枣庄水厂的建成与启用是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百姓的幸福工程,并广泛交流,为水利惠民积极建言。
代表们实地考察了枣庄水厂,听取了山东国金水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泉关于城乡供水方面的介绍,对我市民生水利事业发展尤其是枣庄水厂的建成启用充分认可,纷纷给予点赞。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关心群众生活,布局建设重大民生工程中心城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于2024年12月全面通水运营,实现了薛城区、市中区、高新区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并与峄城区新建的3座水厂互联互通、互补互济,覆盖中心城区约165万群众。枣庄水厂是中心城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的核心工程,目前成品水供应约7万方/天,出厂水平均浊度、硝酸盐、总硬度等主要指标全面优于国家标准,达到国家饮水先进城市水平,长期困扰枣庄的硬度和硝酸盐超标两大水质顽疾得以彻底解决,群众切实得到了实惠。
代表们针对枣庄水厂运营和民生水利事业发展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一是加快城乡供水水价调整,破解成本倒挂难题。分类推进水价调整,建立水价动态调整机制,由发改、水务等部门牵头制定农村供水终端到户水价。落实水资源税改革政策,避免供水企业单方承担税负。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管网维护与升级,切实缓解供水企业运营压力。二是压实农村供水各方责任,保障统管到户顺利推进。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属地责任,配合供水企业保障末端供水稳定;供水企业承担专业化运维及优化服务等。加强政策解读和科普宣传,引导村民支持规模化供水,为农村供水保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三是防患于未然,提升应急供水能力。完善应急供水预案,保障设备投入,采购应急供水车,维护好原地下水源地和管网配套设施,定期开展应急供水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供水事件的能力。四是强化自备水源管理,切实保障饮水安全。严格执法与封停管理,由市城乡水务局牵头,联合各区(市)镇(街)依法推进农村自备井封停,建立动态监管机制,防止“封后回开”。积极引导企业接入市政管网,建立“水务+环保+公安”联合执法机制,严格管控地下水超采。五是关注管网老化与漏损问题,降低漏损率。全面开展管网普查,制定分步实施改造计划,优先改造漏损严重管网,并加强日常巡检维护,建立供水维修热线,确保管网漏损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快速处理。
(农业与农村委)